初審編輯:李婷婷
責任編輯:袁鵬
大眾網記者 田甜 棗莊報道
11月16日,加強預防協商調解機制建設構建勞動人事爭議多元化解新格局新聞發布會在棗莊會展中心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棗莊市1家單位被評為全國百家金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8家單位被命名為全省標準化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28家單位被評為市級金牌調解組織。2023年以來,全市通過協商調解方式處理爭議案件3152件,調解成功率82.35%。
棗莊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尹作義,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女職委主任周琴,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鄧勇,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院長祁方軍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尹作義介紹說,今年是勞動關系“和諧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收官之年,也是本市“工業倍增計劃”起步之年。為營造更加和諧的勞動關系,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強工興產、轉型突圍”,人社部門不斷加強預防協商調解機制建設,積極構建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新格局。
工作背景與目標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制度”“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等重點任務。為貫徹落實有關工作部署,市人社局聯合九部門出臺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勞動人事爭議協商調解工作,明確以“聽竹”工程為牽引,持續加強協商調解機制和能力建設,力爭利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實現組織機構進一步健全、隊伍建設進一步強化、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保障進一步夯實,著力打造勞動人事爭議“棗協商”“棗調解”工作品牌。
主要做法與成效
勞動人事爭議“聽竹”工程實施以來,棗莊市不斷深化協商調解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信息化建設,1家單位被評為全國百家金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8家單位被命名為全省標準化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28家單位被評為市級金牌調解組織,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23年以來,全市通過協商調解方式處理爭議案件3152件,調解成功率82.35%,有關做法得到人社部、省委《今日信息》等刊發報道。
上下一體聯動,齊抓共推提升保障力。把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作為衡量和檢驗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真正將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市級示范帶動。建立全省首個以團體名義命名的品牌調解室——同心圓調解室,既作為市本級調解工作室,又作為糾紛案件分流中心,建立起縱向聯通的調裁銜接機制。區級協同處理。建立區級標準化調解委員會,成立品牌調解室,推行“三講一換位”等特色調解工作法,推進“互聯網+調解”平臺規范運轉,實現爭議糾紛“就近調解”。鎮級規范運行。全市65個鎮街全部實施“聽竹”工程,建立標準化調解室,實現市、區、鎮三級協商調解工作規范化運行。召開全市“聽竹”工程現場會,舉辦模擬調解練兵比武活動,進一步提高基層調處能力。
內外互補聯動,前移關口提升預防力。堅持企業內部協商與外部調解機制相互融合,提升爭議化解合力。內部注重源頭預防。建立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聯系點和重大風險隱患“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報告”制度,定期排查并妥善化解因欠薪、不規范用工等引發的問題,最大限度防止爭議轉化為案件。外部強化聯系服務。建立常態化仲裁員聯系企業機制,組建青年仲裁員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送法入企活動,目前已服務企業210家,幫助解決難題150余個。開展基層調解員培訓,900余人取得調解員證書。加強各類調解組織建設。在165家企業建立標準化勞動爭議調解組織,聚焦新就業形態、商圈樓宇,在棗礦物流園建立全市首個寄遞行業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服務圓通、郵政等從業人員500余人。
左右協同聯動,密切配合提升協同力。發揮部門職能優勢,強化人員互聘、信息共享、矛盾聯調工作。建立“三方四家”聯動機制。聯合市總工會、企聯/企協、工商聯等成立聯合調解中心,下設3家分中心,積極參與案件調解。建立區域性職工法律援助中心7個、職工法律援助服務站64家,今年以來共提供法律援助194件次。建立人社+法院聯動機制。與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設立訴前調解中心,協同處理勞動爭議案件。將勞動爭議調解納入全市“大調解”工作格局。依托“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聯合司法部門設立基層調解中心、聯調工作站,實現爭議化解協同聯動。建立勞動維權+就業幫扶工作機制。進一步延伸服務觸角,在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一并做好就業幫扶工作。
前后銜接聯動,全程跟蹤提升服務力。將“聽竹”工程理念貫穿案件辦理全過程,實現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等環節緊密銜接。加強企業協商機制建設。引導企業依托工會組織開展協商,在72家企業開展內部申訴和協商回應機制試點,引導企業簽訂和解協議489份。注重協商與調解結合。對協商不成的案件,引導勞動者到所在鎮街“聽竹”窗口或通過“互聯網+調解”平臺申請調解,目前已成功調解案件500余件。注重調解與仲裁融合。將調解貫穿立案前、立案后、開庭審理全過程。推廣要素式辦案,無爭議事項不再審理,進一步提升庭審效率。加強裁決與訴訟對接。聯合市法院建立常態化裁審銜接機制,統一裁審尺度,提高案件仲裁終結率。
下步工作打算
著力提升協商調解服務能力。開展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建設三年提升行動,指導各調解組織全面做好場所設置、制度建設和人員配備等工作,實現“一次性建設、一次性達標、永久性受益”。加快推進智慧協商調解建設。建立部門信息互通機制,探索運用大數據開展爭議分析研判。用好“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線上平臺,積極推進網上協商調解。持續健全工作機制。完善多主體參與、多渠道化解和多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廣泛吸納律師、退休法官、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青年志愿者參與調解工作,充分發揮企業調解組織主陣地作用,進一步擴大“1+N”聯動機制范圍,著力構建勞動爭議多元處理大格局。
返回棗莊大眾網首頁>>初審編輯:李婷婷
責任編輯:袁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