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李婷婷
責任編輯:袁鵬
大眾網記者 田甜 棗莊報道
11月15日上午,“凝心聚力推動健康事業 便民惠民增進民生福祉”新聞發布會在棗莊會展中心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棗莊市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整體規劃“一院三區”,建成后將占地279.2畝、30.6萬平方米,總床位2500張。其中新建項目占地112畝、15.2萬平方米、新增床位1000張,預計2025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棗莊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楊雷,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王繼峰,市衛生健康委二級調研員張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棗莊醫院黨委書記王琦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楊雷介紹說,近年來,市衛健委始終堅持以滿意棗莊建設為目標,緊緊圍繞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醫療衛生領域重點難點問題,找差距補短板、抓突破強弱項,著力完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增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看病就醫服務質效。特別是今年,全面啟動健康棗莊建設“十大行動”,扎實開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百日攻堅行動和解決群眾看病就醫不夠便利專項整治,努力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放心滿意的衛生健康服務,取得了顯著成效。
順利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為搶抓機遇,2022年7月,市委、市政府作出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合作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重大決策,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和14個部門單位組成的工作推進專班,舉全市之力創建。經過一年的艱辛努力,2023年7月8日,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棗莊醫院成功入選第五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名單。市政府將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納入2023年市委常委會工作要點和市政府工作報告,計劃三年內建成15個國家級、省級重點?,引進100項先進技術,降低患者就醫外傳率。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整體規劃“一院三區”,建成后占地279.2畝、30.6萬平方米,總床位2500張。其中新建項目占地112畝、15.2萬平方米、新增床位1000張,預計2025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醫療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為方便群眾就醫,改善群眾就醫體驗,市衛生健康委制定了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百日攻堅行動方案,開展了群眾看病就醫不夠便利問題專項整治,整治成效已經初步顯現,群眾就醫體驗進一步改善,具體有優化診間結算、一站式服務、床旁出入院、創新延續性護理服務、疼痛綜合管理等服務模式,顯著提升了就醫便捷性,拉長了醫療服務鏈條。在全省率先實現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醫院門診診間結算,受益患者70余萬人次。醫療服務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市衛健委還開展了優質醫療資源牽頭建設?坡撁、“業務院長”下沉到鎮衛生院、萬名醫護駐點幫扶巡回醫療、名醫基層工作站建設等,有效促進了各級特別是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群眾健康全方位保障進一步強化。家庭醫生服務“六個拓展”、健康積分激勵機制、醫防融合標準化流程改造試點,有力拓展了預防、保健、康復等服務的深度,豐富了衛生健康服務的內涵。截至目前,全市接受醫防融合、上下協同、一體化診療服務的“三高”患者數量達到4.78萬人;全市共設置中心村衛生室217個,建設基層名醫工作站43家,村級醫療衛生服務實現全覆蓋。
中醫藥事業發展提質增效
強化中醫醫院能力建設。完成4家公立中醫醫院等級評審,市中醫醫院肛腸科、針灸科申創國家中醫優勢?,棗莊市中醫醫院在全國252家中醫規培基地中排第32名、全省第4名,3個專業8個?迫脒x齊魯中醫藥優勢?。筑牢中醫藥基層服務網底。創建基層中醫藥特色服務示范單位59家、省級中醫藥特色村衛生室15家,總建筑面積約4000㎡,滕州市智慧中藥房入選山東省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揭榜掛帥”項目。拓展中醫藥文化內涵。持續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活動,舉辦培訓班16期,培訓4000余人次,2個項目被省衛生健康委評為齊魯中醫藥文化優秀研究成果,9人被評為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8人被評選為第二批山東省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成功創建4所第二批山東省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試點學校、6所市級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試點學校、6所市級中醫藥文化知識角。深化中醫藥特色療法“四進”工作,累計服務群眾6.9萬余人次,進一步提高了中醫藥服務認可度。
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健全
推進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薛城區、山亭區疾控中心已按照省標準確定新址,其余區(市)均已達標;認真做好實驗室設備配置工作,目前26個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A、B類設備配備率均達100%。提升預防接種水平。積極推進疾控中心改革試點,大力推進預防接種單位規范化、數字化、智慧型預防接種門診建設,全市數字化門診達68處。薛城區興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全國首家應用AI儲發機器人-CRV系統智慧接種門診。加強傳染病防控管理。全面加強艾滋病、結核病等重點傳染病綜合防控,持續做好自然疫源性疾病、疫苗針對傳染病、輸入傳染病監測研判,傳染病防控工作基本穩定,截至10月底累計報告各類傳染病11357例。提升精神衛生和慢病防控服務水平。滕州市精神衛生中心、山亭區精神衛生中心被評為優質服務單位,為500余名嚴重精神障礙和癲癇患者落實救助措施,精神患者報告患病率為5.51‰,規范管理率98.26%,均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推進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薛城區醫院成立慢病中心,探索了從診斷治療到社區管理及健康干預的一體化管理模式。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市衛健委承擔的惠民實事任務與落實省三年提升行動規劃統籌推進,扎實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和村衛生室設備配備,全市64家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基本標準、62家達到省提升標準、20家達到推薦標準,全部完成老年友善環境整治工作;1674所村衛生室完成智慧隨訪和康復理療設備配備,配備率98.35%;217所中心村衛生室配備心電圖機等設備。新增選派業務院長6名,持續幫帶薄弱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幫助基層醫療機構培養業務骨干人才。開展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依托二、三級醫院作為基地開展培訓,2023年計劃培訓基層全科醫師10人、骨干人員15人、鄉村醫生50人。扎實開展“四送四進四提升”活動,印發本市《送家庭醫生服務“四進”實施方案》,指導各區(市)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走深走實。推進“智醫助理”系統應用,系統自上線以來,共服務2800多名基層醫生,開展隨訪外呼156萬余人次,累計通話時長104萬余分鐘,發送健康提醒短信106萬余條,累計處理病歷總數210萬余份,規范病歷數172萬余份,提供AI輔診總數2200萬余次,修正診斷數4264個,醫學檢索數29601次,基層機構病歷規范率由20%提升到95%以上,系統應用效果初見成效。
返回棗莊大眾網首頁>>初審編輯:李婷婷
責任編輯:袁鵬